胡适被鲁迅骂了10多年,为何从不还口?晚年胡适:鲁迅是我们的人

皇冠体育下注入口
皇冠体育下注入口更新:2024-07-05 评分:4.8 访问量:49513

鲁迅与胡适,相爱相杀的一生

20世纪初的中国,传统文化日渐式微,一股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正蓄势待发。

1909年,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二人合译的《域外小说集》横空出世,这部汇集了安徒生、契诃夫等大师作品的译作。一向眼光独到的胡适,也对这部作品赞不绝口,称其为“古文学末期”的“最高的作品”。

鲁迅对新文化运动非常关注,特别是胡适发表的《文学改良刍议》和陈独秀的《文学革命论》。鲁迅对这些文章给予高度关注,并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积极响应这一文学革命的号召。

以胡适、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他们高举“文学革命”的大旗,倡导白话文写作,反对封建礼教,试图为中国文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。

鲁迅的《狂人日记》无疑是对这场运动的积极响应,也正是这篇小说,让他与胡适开始交往。




惺惺相惜,英雄惜英雄

《狂人日记》的发表,让胡适看到了鲁迅身上蕴藏的巨大文学能量,他毫不吝啬地将赞美之词送给这位文坛新星,称其为“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”。而鲁迅对胡适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充满敬意,他积极支持《新青年》杂志,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。

在《新青年》办刊过程中,陈独秀和胡适在办刊方向上产生了分歧。陈独秀主张刊物应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,而胡适则主张以哲学、文学和思想文化为主,避免过多涉及政治。

鲁迅在这场分歧中,支持了胡适的第二条建议,即不谈政治。他认为《新青年》不必发表政治宣言。

鲁迅将自己的心血之作《中国小说史略》寄赠给胡适,希望得到他的指点。胡适在肯定这部作品的同时,也坦率地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。鲁迅虚心接受,并在后来的作品中引用了胡适的观点。

胡适也将自己的著作《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》寄给鲁迅,征求他的意见。鲁迅对这部作品推崇备至,并在公开场合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他还赞扬了胡适的《水浒续集两种序》,认为其见解独到。

读了胡适关于白话文的论著后,鲁迅在民国十一年(1922年)8月21日致胡适的信中赞其:

“警辟之至,大快人心!我很希望早日印成,因为这种历史的提示,胜于许多空理论”



除了学术上的交流,两人在生活中也互相关心,互相帮助。胡适曾帮助鲁迅购得了一些稀有书籍,鲁迅也曾委托胡适帮忙卖友人的小说稿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两人思想上的分歧也逐渐显露,鲁迅始终如一地坚持着他的战斗姿态,他痛斥黑暗,批判现实,像一把尖刀,直插社会的心脏。而胡适更倾向于温和的改良,他主张循序渐进,用理性与智慧去改变社会。

当时面对这“假、恶、丑”的旧世界时,二人向往的都是“真、善、美”的新天地。但鲁迅想的是大开大合,将这个旧世界砸烂。而胡适却没有这么极端,他想的是改造这个旧世界。

胡适选择了从政,而鲁迅则继续留在文坛,用他的笔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也戛然而止,取而代之的,是鲁迅对胡适长达十多年的公开批评。

有人说,鲁迅对胡适的批评,是因为恨铁不成钢,他痛心于胡适的选择,也失望于胡适的妥协。他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爱,都倾注在了对胡适的批判之中。

也有人说,鲁迅和胡适,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。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道路,两种不同的选择。而他们之间的争论,也正是那个时代思想碰撞的缩影。



女师大事件,恩断义绝

1925年,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因举措不当引发学校风潮,最终与学生势同水火,更导致学生受到军警和打手的殴打和迫害。

鲁迅坚定地站在了学生一边,他认为学生有权利为自己的权益发声,更对学生的勇敢行动表示支持。而胡适则认为学生应该好好读书,不应该介入政治,还认为支持学生的教授们是在煽动学生闹事。

两人在女师大事件上的立场分歧,彻底激化了彼此之间的矛盾。鲁迅对胡适的“冷静”和“妥协”感到失望和愤怒,他无法理解,为何曾经那个高举“民主”与“科学”大旗的胡适,如今却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。

失望之余,鲁迅写下了许多尖锐的文章,公开批评胡适,甚至将他视为“反动派”的帮凶。曾经的友谊,在政治立场的分歧面前,显得如此不堪一击。

鲁迅以笔为刀,嬉笑怒骂皆成文章,他毫不留情地批判着社会上的种种弊病,也包括他对胡适“妥协”、“改良”路线的质疑。犀利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尖刀,直戳胡适的“软肋”。

他对胡适的一些作为非常反感,认为胡适没有血性,甚至骂他出卖自己的灵魂,是个大汉奸。在《鲁迅全集》里,20次提到胡适,却有14次都是嘲讽。而这些言论当然也都是公开性质的。

面对鲁迅的批评,胡适选择了沉默,他曾试图修复与鲁迅的关系,但鲁迅心意已决,拒绝了和解。两人的友谊,也就此画上了句号。

1929年,同样因北京女师大事件而与胡适闹翻的周作人致信胡适,有复交之意,胡适收到此信后非常感动,在给周作人的复信中表达了对鲁迅兄弟一直怀有的敬意,也表达了失去他们兄弟的友谊而一直耿耿于怀的意思。

但在鲁迅来看,北京女师大事件让他看穿了胡适,他已经不再把胡适看作自己的朋友了,只要觉得意见不合,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给胡适迎头痛击,这就是鲁迅的个性,私交永远让位于大是大非。也就是说,鲁迅从内心、从三观上已经不认可胡适了,那就自然不再把胡适看作自己的朋友了。



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胡适既反对日本侵略又反对抗战,组织了“对日让步研究会”。他反对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,但又认为在东北撤退国军、满洲实行自治,“看不出有什么可反对的”,主张接受日本提出的五项原则进行交涉,反对以武力抗争。

胡适对“察哈尔抗日”“福建事变”“两广事变”“西安事变”均持批评、反对立场。他反对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坚决抗战的主张,却竭力拥护蒋某人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反动政策,充当国民党政府的御用政治文人。

胡适在国难当头、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,顽固坚持恶劣错误立场,遭到全国进步舆论的严厉批判。鲁迅先生曾写诗予以抨击,人们甚至痛斥他是“民众之敌”“国家之敌”,要“驱逐他出华北”。

1932年底,为营救共产国际驻上海秘密工作人员牛兰夫妇,宋庆龄领导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,鲁迅等人也加入其中。欣然就任该同盟北平分会负责人、却又不明白个中微妙的胡适无意中破坏了营救,被民权保障同盟开除,鲁迅对开除胡适投了赞成票,并因此事对胡适进行了点名攻击,把胡适划归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,并说他出卖灵魂。

从此,鲁迅在公开场合和私人信件中,都不再视胡适为朋友。他认为胡适的观点和立场与自己相去甚远,无法再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。

面对鲁迅的猛烈抨击,胡适选择了沉默。胡适的沉默,在当时引发了种种猜测,也成为后世争论不休的话题。有人说,这是胡适的“君子之风”,不愿与朋友撕破脸皮;也有人说,这是胡适的“无奈之举”,面对鲁迅的“骂功”,他只能选择“避其锋芒”。

尽管胡适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鲁迅的敬意和怀念,但鲁迅始终未能与胡适重修旧好。直到1936年鲁迅病逝前,他们的关系一直处于绝交状态。



鲁迅离世后,胡适积极奔走,推动《鲁迅全集》的出版,并多次在公开场合维护鲁迅的声誉。

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11月,苏雪林致信蔡元培、胡适,对鲁迅大肆攻击。她说鲁迅“心理完全病态”“人格卑污”“简直连起码的‘人’的资格还够不着”。胡适于是年12月14日复信,告诫苏雪林“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”,批评她用“衣冠败类”“奸恶小人”等字句“尤不成话”“是旧文字的恶腔调,我们应该深戒”。胡适还告诉她,鲁迅的《中国小说史略》“抄盐谷温,真是万分的冤枉。盐谷温一案,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”。

胡适在信中又提出如何正确评价人物的问题:“凡论一人,总须持平。爱而知其恶,恶而知其美,方是持平。鲁迅自有他的长处。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,如他的小说史研究,皆是上等工作。”

鲁迅逝世后不久,蔡元培等7人曾打算在历史悠久、资金雄厚的商务印书馆出版《鲁迅全集》,他们托胡适从中疏通,胡适欣然表示愿意帮忙。此事虽然因为上海沦陷于侵华日军之手而最终落空,但胡适这种不计前嫌的大度还是令人肃然起敬的。

“取缔‘鲁迅宗教’?”胡适对此嗤之以鼻,“鲁迅是我们的朋友,是自由的倡导者,他的思想应该被后人所了解!”

晚年的胡适,坦诚地表达了对鲁迅的理解和宽容。“鲁迅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,他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。”胡适感慨道,“我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,但目标都是一样的,那就是让中国强大起来!”

回望历史,我们不难发现,胡适和鲁迅,尽管思想和方式不同,但他们都是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努力。鲁迅如同一团熊熊烈火,用激烈的言辞唤醒沉睡的民众;胡适则像一泓清泉,用温和的方式滋润干涸的土地。

对于胡适和鲁迅,我们不能简单地用“对”与“错”来评判。他们的选择,是时代造就的,也是个人理念的体现。

我们要从他们的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,学习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,学习他们追求真理的勇气,学习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。

有观点认为:鲁迅骂胡适,骂的不是他这个人,而是他的政治身份。 胡适自己也明白这一点,所以从未放在心上。 所谓“我们的人,实际上也是胡适的一种自我剖白:撕下我的政治皮肤,我跟鲁迅的思想立场是一致的。



关于胡适的评价:

文学家梁实秋:胡先生,和其他的伟大人物一样,平易近人。“温而厉”是最好的形容。我从未见过他大发雷霆或盛气凌人。他对待年轻、属下、仆人,永远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。就是在遭到挫折侮辱的时候,他也不失其常。“其心休休然,其如有容 。

哲学家汤一介:他没有完成什么,却几乎开创了一切。(《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》)

哲学家、逻辑学家金岳霖:胡适之先生的《中国哲学史大纲》就是根据于一种哲学的主张而写出来的。我们看那本书的时候,难免一种奇怪的印象,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商人 。

毛主席: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,我们托人带信给他,劝他回来,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。说实话,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,不能一笔抹杀,应当实事求是。到了21世纪,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。

参考资料:《鲁迅全集》、《胡适传》; 《猛兽总是独行:鲁迅与他的朋友圈》:孙玉祥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。
文/史珍香 编辑/史珍香